皮书观点
2023年3月17日,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北京非遗蓝皮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2)》。
蓝皮书指出,节日与非遗之间具有十分特殊的关系,一方面,以传统节日为核心的节日体系本身是非遗的重要构成部分;另一方面,节日本身又为多种非遗项目的传承、展示和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在当代社会,随着节日文化的不断发展,现代节假日、人造节日、地方性节日都成为节日体系的一部分,这些新兴节日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非遗为了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提高社会曝光度,就不可避免地要进入这些节日,将其当作自身发挥社会影响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2021年度北京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节日成为众多非遗项目重要的展示窗口。这些节日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全国性节假日和国家法定节假日,既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也包括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庆节等现代节日。其中前者如各区春节期间举行的庙会活动、传统木版年画展、猜灯谜、戏曲表演等,清明节祭祀扫墓、放风筝等,端午节制作香囊、包粽子等,七夕节举行以乞巧、爱情为主题的非遗表演活动等,中秋节制作月饼、开展中秋文化讲座等,重阳节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等;后者如三八妇女节开展慰问女性、手工剪纸活动,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小长假开展各种文化旅游活动,六一儿童节举行非遗进校园活动等,中国农民丰收节举行多种庆祝活动等。
另一类是人造节日和地方性节日,主要是各区举行的各种类型的文化节。近年来,各地兴起了借助举办文化节推广地方特产、地方旅游的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为发展地方经济创造了契机,另一方面各地相似的节日过多,不但没有带来客流,反而造成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因此,中央专门出台文件对各地这种大造人工节日的风气及时予以阻止,北京市也出台了《北京市节庆活动管理实施办法》,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管控。在这一措施的引导下,目前北京保留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地方文化节。本年度,这些保留下来并正常举行的文化节包括第十届智化寺音乐文化节、潘家园首届非遗文化节、刘斌堡乡共生社区文化节、北京长城文化节、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北京大兴永定河郁金香艺术文化节、北京大兴梨花节。
(参见《北京非遗蓝皮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2)》p39-4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