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近日,上海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进博会蓝皮书: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展研究报告No.4》。
蓝皮书指出,进博会的成功举办特别是常设交易平台的建设,将更多展品变为商品,增加了多元化消费供给,促进了国内外优质消费资源集聚,提升了上海的消费繁荣度,加快了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由绿地集团投资运营的全球商品贸易港,于首届进博会闭幕后正式开业。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展览展示、采购交易、商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为6天展会之外的品牌商、批发商、零售商拓展市场资源以及消费者不出国门也能买到全球优质商品提供了重要平台。
近年来,全球商品贸易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2018年11月的41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客商入驻,发展到2021年10月的7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家客商入驻;国家进口馆数量也从2019年11月的32个增加到2021年10月的63个。目前,全球商品贸易港已经成为国内拥有国家馆数量最多的进口商品交易服务平台,现有进口商品9万多款,涵盖食品饮料、美妆个护、服饰箱包、家具家居、数码家电等20多类,其中进博会同款商品超过2万件,是具有很强吸引力的进博会“6天+365天”的常设交易平台。
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服务自身的发展,还更多地向国内引进全球优质消费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全球商品贸易港的商业模式在上海成功实践后,逐步在全国其他地方复制推广,目前已经在天津、哈尔滨、武汉、济南、西安、郑州、兰州、昆明、成都、重庆、宁波等地落地,初步实现了网络化覆盖,成为面向国内外企业全品类、常态化的进口商品集散地和“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平台,推动了进博会溢出效应辐射全国。
(参见《进博会蓝皮书: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展研究报告No.4》 p257~25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