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近日,上海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进博会蓝皮书: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展研究报告No.4》。
蓝皮书指出,应从三方面着手进一步发挥进博会投资促进效应。
(一)进一步完善进博会展会设置
一是优化参展商来源地结构。前四届进博会各国和地区参展数占比结构基本与中国进口来源地占比结构相同,但是相对于德国、美国、英国等,奥地利、瑞士、瑞典等国的企业参与进博会的积极性虽然较强,但企业数量有限,建议将上述国家作为进博会参展商变投资商的主要目标对象。二是重点关注有助于构建中国新发展格局的产业技术和产品。鉴于前四届进博会中服务消费升级展区的企业数占比较高,在新发展格局中,产业升级、产业安全、技术进步的需求要优先于消费升级的需求,进博会资源要重点向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的行业倾斜,为这些产业提高国内供给能力,以及为形成配套的安全、高效、高质的国际供应链提供助力。和美国、德国参展企业一样,在日本参展企业中,医疗器械相关企业数最多,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企业大量参展进博会,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在全球医疗器械领域的领先地位,其产品及技术对中国医疗产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进一步突出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投资主题议题设置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是国际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全球价值链的基础,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两大支柱。在1990年到2010年全球国际生产高度繁荣的时代,全球商品和服务出口以GDP两倍多的速度增长,全球贸易增长了5倍,而全球FDI增长了近10倍,成为国际生产的主推动力。在当前的国际生产格局中,投资的地位已经超越贸易。虽然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G20全球投资政策指导原则》获得了通过,但是全球现有的3360个国际投资协定(IIA)包含了2943个双边投资协定(BIT),以及417个包括投资条款的协定(TIP),相较于全球贸易治理的成熟,全球投资治理呈现碎片化状态,这给进博会构建全球投资治理的对话平台提供了更多空间。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定位于国际贸易、投资等领域议题,例如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举办“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二十周年:互利共赢 共创未来”高层论坛,发布了《世界开放报告2021》,这成为第四届进博会上的一大亮点。但是进博会投资领域的专题仍较少。建议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中增加投资议题。一要体现全球性。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作为一个国际性论坛,选题应立足于全球,聚焦全球投资治理的新变化、新动态、新趋势、新热点,探讨全球关心的话题,例如供应链韧性、价值链重构、数字化等与投资相关的议题。二要体现引领性。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可向全球分享中国如何继续融入、促进、参与全球投资治理的经验。
(三)进一步提高进博会投资促进效率
在289家医疗馆参展企业中,未在华投资企业有129家,占比约为44%。265家装备馆参展企业中尚有60家未在中国投资,占比为22.6%。49家汽车展区参展企业中未在华投资的有9家,占比约为18%。进博会参展商转为投资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一是要形成境外新项目考察人员入境通道。进博会的持续举办,推动了参展商到华投资意向的增强,但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入境邀请函的发放主要优先考虑参展企业员工及其家属,新设项目和并购项目由于在中国没有企业主体,因此项目考察人员不能获得入境邀请,这成为新设项目落地的最大障碍,建议设立新设项目考察人员入境通道机制。二是要增强本土企业和进博会参展商合资合作的意向和便利性。进博会对参展企业的“双境外”要求,增强了中外企业的合作意向。但目前,有一部分境外参展企业与中资企业合作或被其收购后,由于母公司已变成中资企业,现有政策以穿透式管理为主,其不能享受外资企业的同等待遇,建议加强对此类企业转为投资商的政策研究和细化。
(参见《进博会蓝皮书: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展研究报告No.4》 p61~6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