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22年1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第14部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落实“双碳”目标的政策和实践》。《报告》指出,
目前, 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已经成为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根据“双碳” 目标“三步走” 的路线, 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在2025 年、2030 年和2060 年三个时间点不断提升, 最终比重达80%以上。完成这一目标, 离不开未来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大规模提升。
在此背景下, 开展中国未来风能、太阳能变化预估尤为关键, 可为未来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宏观和微观选址, 风电、光伏发电潜力预估以及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与气候环境效应的科学评估等各个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 目前中国地区风电和光伏发电量预估还缺乏高时空分辨率结果的支持, 导致精细化预估未能开展, 并且已有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和不确定性, 难以给出较为精确的结论。
当前风能和太阳能资源预估技术的不确定性来源于多个方面。第一, 用于动力降尺度的全球气候模式驱动场对中国区域复杂下垫面以及物理过程的描述存在偏差, 且这种偏差会被引入区域气候模式, 从而对降尺度结果造成一定影响。第二, 区域气候模式本身物理过程的限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未来可以通过提高区域气候模式分辨率、完善内部物理过程来减少未来风能和太阳能预估的不确定性, 也可以针对中国地区地表风速开展模式数据订正工作。第三, 由于动力降尺度模拟个数有限, 难以给出定量的结论, 很难为未来中中国区域平国风能和太阳能开发给出较为明确的指导和建议。因此, 未来有必要收集更多的模拟数据, 以帮助减少集合预估的不确定性。此外, 还应注意到, 对于风能和太阳能的预估而言, 不同模拟结果之间的不确定性明显比不同情景要大, 可见全球气候模式驱动场的选取以及区域模式内部物理过程的改进对风能和太阳能未来变化预估至关重要。
未来需要在提高预估水平的基础上加强风能太阳能资源的短期服务能力、中长期服务保障, 协调资源开发利用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异, 以更好地助力实现“ 双碳” 愿景的短期和中长期气候服务目标。
(参见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落实“双碳”目标的政策和实践》p57-7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