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22年11月9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2)》。
在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展望以后年度的财政政策,需对标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财政政策需要注重系统性、集成性、协同性。
(一)高风险时代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前瞻性、系统性、集成性、协同性
放眼世界,全球格局在加速演变,全球化的治理规则加速失效,规则重建的速度远远慢于规则失效的速度。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国际安全失序,非传统安全凸显,全球动荡的源头显著增多。疫情影响尚难消退,俄乌冲突持续引发全球能源、粮食供应链紧张,加剧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大。国际组织在报告中,普遍调降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2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全球经济严重恶化,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下调0.8个百分点,从之前的4.4%下调至3.6%。世界银行2022年6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受俄乌冲突、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可能将进入“低增长和高通胀”的“滞胀期”,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下调1.2个百分点,从年初的4.1%下调至2.9%。加之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减碳、发展等多重目标之间的平衡具有难度,各国的宏观经济相互依存,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外溢,等等,中国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大。
从国内看,疫情的影响仍将延续,未来较长时间内国内预期仍将偏弱,内需恢复尚需时日,宏观经济运行风险、微观主体面临的生存发展风险仍在扩张。就业的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压力较大,“双碳”目标下经济绿色转型的压力增大。
在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实现内涵更为丰富的高质量发展,即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发挥好财政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政策需注重前瞻性、系统性、集成性、协同性,避免政策的“碎片化”“短期化”“微观化”。
(二)财政政策注重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的有机统一
财政政策以就业为目标导向,着力支持就业数量增加和就业质量提升,有助于实现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的有机统一。就业是综合性过程指标,既与经济相关联,也与社会民生相关联。财政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为就业提供更多增长空间,进而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提高就业质量,从而改善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预期。通过民生领域公共消费带动私人消费增长,逐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开展职业技能和就业培训,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高创造有利条件,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畅通经济和民生的重要连接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中长期财政政策聚焦人的现代化发力
对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2049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长期财政政策需聚焦人的现代化发力。结合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及人口流动趋势,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促进人力资本提升。
(四)注重相机抉择政策与自动稳定器政策相结合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经济下行、疫情冲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但是,政策调整频繁,也加大了政策的不确定性,政策碎片化或政策的系统性不够,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也不利于政策有效性的发挥。为提高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在实施相机抉择政策的同时,应注重发挥好自动稳定器政策的积极效应,提升财政政策的系统性与可预期性。进一步优化改革税收制度,健全社会安全网体系,加强财政自动稳定经济社会活动的实际效果。建立财政自动稳定器触发与退出的规则体系,在政策实践过程中持续迭代优化。
(五)注重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同
财政政策实施涉及政策执行中的各相关主体。为保障政策效应充分发挥,既需要严格规范、富有效率的财政管理制度,关注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尽可能减少政策时滞;还需要以系统思维推动宏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的协同效应发挥,减少要素之间、制度之间、要素与制度之间的摩擦和互斥。应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就业、产业等政策协调,抓住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精准发力,避免政策传导扭曲和政策效应弱化,避免“合成谬误”。
(参见《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2)》p51-5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