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22年11月5日,聊城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联合举办“大运河文化”学术研讨会,发布《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2)》《中国大运河年鉴2022》。
扬州是京杭大运河原点城市,也是古代和现代的水运枢纽。近年来,扬州市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共建京杭大运河扬州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有机融入大运河文化建设,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成果和经验,但还存在缺少整体制度设计,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三湾公园听取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及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等情况的介绍后,盛赞“扬州是个好地方”,并强调“古运河要重生”,就“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根本遵循,激励扬州将“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2022年3月1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2022年工作要点》,要求“加快推进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持续推动旅游航道建设,推进水运与文旅融合发展”。
(一)克服“路径依赖”,提升文化品质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将淮扬运河的功能定位为“以调水、排涝、饮用水水源地、航运为主,兼顾防洪、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及生态景观功能”。绿色现代航道是指在航道全生命周期内,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养护管理,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占用,适当增加文化供给,形成与资源、环境、生态、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航道。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不仅与新、老大运河交汇,而且与长江、淮河入江水道、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交汇,除了有许多江淮特色自然景观外,还有大量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址、遗迹,为大运河航道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源。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克服工程建设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牢固确立工程文化理念,扎实做好“大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的大文章。要处理好航道工程建设与大运河文化建设的关系。文化是项目的“根”和“魂”,也是项目差异化的“命脉”,而项目是大运河文化展示与利用的重要载体。大运河文化只有附丽于工程项目,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根基”和“灵魂”作用,工程项目也因大运河文化的“嵌入”和“渗透”而“形神兼备”。要从设计、施工、管理、服务等主要环节,把航道工程当作大运河文化工程来开展。
(二)创新工作机制,确立“一盘棋”格局
由于漕运关乎国计民生,历朝历代坚持统一管理漕运。淮安“扼漕运之冲”,唐宋以来,楚州(今淮安区)和泗州是漕运中心城市。为了加强对漕运和河道的管理,明清时期在淮安设立漕运总督府衙和河道总督衙门两大国家机构。自大运河申遗以来,杭州成立国有企业运河集团,无锡成立清名桥古运河景区管理处和江苏古运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运行机制比较顺畅,效益相当明显。2020年3月,淮安市成立淮安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统筹规划、督导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运河是“国之大者”,国家应建立健全统一管理、多部门协调合作的机制。在适当时机,可参照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重要河流的管理模式,设立一体化的大运河专职管理机构。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任务艰巨,迫切需要改变“九龙治水”的格局,建议参照淮安的经验,设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市级管理协调机构。考虑多方利益问题,建立利益共同体,调动多方面建设的积极性,可合理解决相关方的项目、资金投入、利益分成问题以及引进民间资本建设的问题。
(三)加强整体设计,延续传统风貌
本着“跨界、融合、系统、创新”的原则,坚持精品内容生产,形成集成效应。城区段和乡镇段要坚持规划引领,坚持系统保护,延续传统风貌。城区段体现古代航运和现代航运相融合的特色,乡镇段体现里下河的航运特色。以城区段为例,贯穿用“心”竞“眼”的主线,实现“开心”“开眼”的境界,即用“心”品大运河文化,用“眼”看大运河变迁,将“江淮之心”(茱萸湾)、“京杭之心”、“江淮之眼”(扬州闸)、“运河之眼”(三湾)、“江河之眼”(六圩口门和瓜洲口门)等串联成珠,形成多元素(长江、大运河、淮河)、多节点(六圩口门、瓜洲口门、茱萸湾、扬州闸、三湾)、多视角(“心”“眼”并用)的扬州大运河文化脉络,通过“人”的感知,产生沉浸式体验,享受流动的大运河文化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最终构成人、河、城命运共同体,形成航道上的世界运河之都,成为扬州“好地方”的新标识。
(四)定位江河门户,建设航运窗口
以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为例。
1. 总体定位
总体定位:江河门户(苏北)、航运窗口(世界)。
“江河门户”主要是针对扬州施桥船闸作为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长江互为口门、苏北运河南大门、扬州南大门这一重要而又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言的。“航运窗口”基本契合扬州市和省交通运输厅共建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协议中关于“合力打造通畅高效的世界内河航运之窗”和“世界运河文化高地”的建设目标,彰显出施桥船闸作为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和通勤量居于世界之最的现实优势。意在涂好“绿色底色”,打好“口门牌”,念好“江河经”、唱好“航运谣”。上述定位从历史、地理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突出扬州新运河航运符号、自身优势及其特色,区别于镇江市“江河交汇山水名城”的定位,相对比较通俗易懂。通过打造“黄金水道”口门段上的“绿钻石”,将扬州施桥船闸由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升级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主要类型为“集中展示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围绕六圩口门地域优势、丰富的航运文化和周边的自然风貌进行深度设计,提升外在颜值,修炼内在气质,使“口门美得有形态、有韵味、有温度、有质感”,在扬州形成“古运河看三湾,新运河看施桥”的良好口碑。
2. 设计理念:一“门”贯通南北
鉴于江河口门的空间特性和水上运输廊道线型属性及其具体品相,以“门”字贯通江河,并将其作为扬州大运河航运的标志性文化符号。“门”的基本含义:在“门”言“门”,破门户之见,展门户之长,开门笑迎天下客、承揽天下物。既有时间上的穿越感、空间上的疏朗感,又能契合大运河文化包容开放的精神特质,并彰显扬州航道人改革开放的精神面貌和包容万物的胸襟气度。
突出口门特色。长江口门、运河口门、扬州南大门、苏北运河南大门等,具有和合南北、连接东西的空间地域优势。以航运文化为重点,以“口门”文化为脉络,深度挖掘“口门”文化要素的内涵,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口门”文化,构建独特的“口门”文化空间,打造“口门”文化标志性品牌。借形于“门”的设计理念,突显大运河、长江双“口门”特色,充分发挥其特殊地理位置和超大流量的先天优势,积极整合大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两种优质资源,形成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经济带叠加效应。围绕“门”的设计理念展开,形成“门”系列,尽显“口门”文化既雄阔又浪漫的特质,打造高品质的大运河IP,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激荡心灵、放飞心情、近悦远来。
(1)六圩口门:口门客厅
既突出长江、大运河口门的重要地理标识,又界定景区的休闲观光性质,彰显“口门”文化品牌的重要性和唯一性。随着扬州城市向南发展,特别是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成后,六圩一带的人气逐渐增加,六圩口门有望成为长三角尤其是扬子江城市群新的休闲旅游观光打卡点。“口门客厅”不同于一般闹市中的城市客厅,而是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凡俗,带有乡村野味,以纯粹的江河自然风光为主,辅以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再现唐代扬州诗人张若虚笔下“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胜景,使之成为人们天然的心灵栖息“驿站”。
以“口门客厅”为核心诉求,“临内河第一灯塔,坐口门自然客厅,赏山(镇江焦山)、水(大运河、长江)、天、航(航运)风光”。以“口门客厅”为文化标识,突出“自然、清新、疏朗、雄阔”的口门气质,便于保护、传承和利用口门文化,并与“诗渡瓜洲”相区隔,形成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格局。
围绕“门”字做文章。突出水上口门和陆上水门的衔接和融合,尽显“口门”的地域特色。陆上景区形成以“门”字形为主框架,既相对闭合又开敞通透,形成水门和陆门互相借用、互为倚重的岸、水、船、天四重一体的布局效果。建设六圩灯塔公园,依托中国内河第一塔——六圩灯塔(高66.9米),设立灯塔展示馆。灯塔上设立高倍望远镜,以便登高望远。立京杭大运河扬州段纪念牌,记述其开挖的背景、过程和价值。
六圩口门自然景观丰盈,但人文景观欠缺。都天庙曾是六圩重要地理标识和文化符号,建议恢复重建都天庙和炮台。苏北运河1号航标——六圩灯塔,白天塔身显形视距和夜间灯光视距均在10公里以上。隔江为镇江著名景点焦山,北邻188米高的中航宝胜立塔(全球最高海缆交联立塔)。两塔基本在一条直线上,形成“灯塔牵山塔”的奇妙景观。六圩灯塔公园按照长江下游民居客厅格局和风格设计,穿插航运工作和船民生活小品,设立休闲商店,形成公共文化空间,以方便游客在室内或室外坐下来观光赏景、品茗用餐。策应江苏打造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建设,将六圩口门辟为文化遗产旅游廊道的重要起点。要适当建设具有国际范的重要旅游标识和基本设施。利用滨江公园湿地资源,恢复建设“曲江亭”“钱家湾八景”,拓展六圩灯塔公园的纵深延展范围。
(2)六圩轮渡码头:乡愁之门
六圩轮渡码头曾是历史上苏南、苏北运输的重要枢纽。自清同治年间(1862~1874)起,因长江坍江,先后六次北移,至20世纪70年代才基本稳定,当地人长期被迫居住的房子是便于迁移的“芦巴墙”。鉴于六圩轮渡码头历史变迁和新运河的现状等情况,建议在六圩轮渡原址恢复建设20世纪70年代码头、饭店、旅社、邮局以及“芦巴墙”等,新建六圩轮渡陈列室,展陈承载六圩尤其是六圩弯道及其码头、扬州—六圩公路(1923年1月建成,扬州境内最早的汽车客运线)等历史变迁的实物,凸显六圩码头交通咽喉之地的价值以及六圩的巨大变化,并通过展陈与当地人衣食住行有关的实物、文图、影像、三维动画以及居民和游客的语音口述等方式,反映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人们的生活印记,唤起丝丝乡愁。“走进当年轮渡,重拾六圩印象”。以六圩弯道和轮渡变迁为主线,讲好六圩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精彩故事,打造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的轮渡特质,让六圩轮渡码头成为“乡愁追忆重要目的地”。
(3)施桥船闸:苏北运河的南大门
近年来,施桥船闸年货物通勤量居中国内河第一。在拓展施桥船闸功能和美化环境的基础上,建造施桥船闸陈列室,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资料、考古发掘和重要实物,充分反映历史上的扬州港和施桥船闸的内在联系和沧桑巨变,凸显施桥船闸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2号船闸和3号船闸之间建造“苏北运河南大门”微型公园,新建船闸码头,设立“苏北运河南大门”标识。穿过地面上的浮雕苏北运河六景(扬州东关古渡、瓜洲古渡、淮安河下古镇、宿迁龙王庙、徐州窑湾古镇等),建起能够反映扬州大运河重大事件的浮雕文化墙,如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挖邗沟、605年隋炀帝疏浚邗沟、1018年开挖扬州城南大运河、1959年建施桥船闸等。在1号船闸和3号船闸之间建造以“百舸”为主题的系列建筑小品,将江淮风格的“门”“船”进行组合,凸显苏北运河南大门和第一梯级船闸的重要地位与价值。
(4)古今航道上的“三都”之门
近年来,扬州开启“三都”建设,即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和东亚文化之都。以平开门、推拉门、隔断门等三组不同形式的门,连续组成水岸文化墙。以航运文化元素为切入点,以扬州“三都”建设为现实主题,进一步丰富发展大运河航道上的“三都”建设的内涵和业态,既有扬州大运河航道的特色展示,也有自身目标价值追求的呈现,给广大船民和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①“运之都”:世界运河之都
起源于东晋的邵伯船闸延续了1600多年的历史,成为中国船闸发展史的缩影。茱萸湾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港口和造船基地,隋炀帝、康熙和乾隆皇帝等经此舍舟登陆至扬州。本报告建议以邵伯船闸至六圩口门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为主轴,突出邵伯古今船闸、茱萸湾扬州北大门、施桥三线船闸扬州南大门、六圩口门等四个重要节点,南北相连,古今贯通,集中反映京杭大运河绿色现代航运基础上的世界运河之都的面貌。
②“美之都”:世界美食之都
南来北往的盐商和船民在扬州、淮安等地集成了清鲜平和的淮扬菜。扬州和淮安是中国淮扬菜之乡、世界美食之都。本报告建议以园盐商婚宴为主,搭配船民特色菜、家常菜,既体现淮扬菜“贵族菜”“文人菜”的“精致”,又体现船民特色菜的“实用”,反映淮扬美食“和而不同”的特点。
③“文之都”:东亚文化之都
扬州在历史上是东亚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城市。唐代日本圆仁法师曾沿运盐河经扬州到达长安。唐玄宗时,日本宰相长屋命人制作千件袈裟,送给大唐高僧,袈裟上绣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十六个字。鉴真东渡弘法,成就了中日文化交流的美谈。“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被刻在了扬州大明寺大雄宝殿前的一块石碑上。本报告建议以鉴真东渡日本弘法为文化墙,既有鉴真六次东渡日本的路线图,又有鉴真等人航海乘风破浪的画面,称颂鉴真一往无前、大力弘法的献身精神。
“诗词水岸”。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深受文人喜爱的地方,枚乘、李白、杜牧、欧阳修、苏轼等人在此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为了展示流动的航道文化特色,本报告建议利用130多个靠船墩背面,建设歌咏扬州和大运河的“诗词水岸”,与绿色的航道、行驶中的船队共同构成一道“流动文化”风景线。
(参见《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2)》p245-2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