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22年11月5日,聊城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联合举办“大运河文化”学术研讨会,发布《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2)》《中国大运河年鉴2022》。
开封是著名的北方水城,在中原运河城市中颇具代表性。黄河、大运河、汴河等河道相互交汇,构成了当地“水文化”景观,也是围绕大运河文化开展“四水同治”的样板。2021年以来,开封市大运河文化建设项目成就斐然,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河道整治上,“一渠六河”项目完工和“沿黄生态廊道”开工,为大运河水系工程奠定了框架基础;二是在大运河考古发掘上,州桥遗址、顺天门遗址即将建成博物馆,城墙维护项目也已完工,综合呈现了黄河漕运水文变迁中“城摞城”的历史风貌。
开封作为北宋经济与文化中心,拥有“运河—漕运—商贸”的便利条件,不仅留下了《清明上河图》的盛世写照,而且其市井风情在今天也有迹可循。2021年10月,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在江苏无锡举行,汴绣作为河南项目在“运河非遗大集”板块展示,呈现了中原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至今仍在发挥航运作用的明清运河不同,隋唐大运河已成为遗址遗迹且与黄河故道相互交织,大多处于欠发达的“黄泛农耕区”,其手工技艺也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征。开封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书法名城”“戏剧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清明文化传承基地”等国家级文化荣誉和称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因此,可以将当地的非遗文化与大运河文化相互融合,作为大运河的核心文化资源进行活态展示。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6月说:“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所谓的“流动文化”,一是指水的流动特性,二是指活态文化,也即“流水不腐”。因此,大运河文化建设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互融合,构成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绵延。
2021年6月,河南省常务副省长周霁在“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坚持“规划优先、保护第一,合理开发、永续传承”的原则,为此,应将有关非遗项目作为大运河文化活态展示的抓手,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促进,加快中原文化传播,推动中原文化创新。
(一)以大运河文化建设项目推进非遗保护的政策体系
2020年初,《河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开始实施。这成为中原地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启动的标志。当前,大运河沿线城镇与村落必须抓住这次政策机遇,激活沉睡已久的“文化遗存”,探索非遗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尽管中原地区非遗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其活化程度亟待提升。当前,非遗文化工作中还普遍存在“重申报、轻保护、轻利用”和“能进不出”的不良倾向,因此,应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办法与动态措施,盘活“沉没状态”的非遗资源,构建充满活力的管理政策体系。一是设立非遗名录的退出机制。对于无正当理由而不履行其义务的代表性传承人,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则可以降级或者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和保护单位资格。二是规范命名办法。开封市2016年就命名了北宋官瓷艺术博物馆等20家单位为第一批开封市非遗展示馆、传习所、文化展示馆,应总结工作经验,设置评选补选与退出淘汰机制,推动新一轮申报命名工作的开展。同时,利用网络投票让社会公众参与命名、申报工作,提升社会公众对非遗文化的知晓度与参与度。三是以地方性立法的方式,借鉴江苏经验,强化代表性传承人及项目保护单位的权利与义务,突出活态文化的特征,矫正“重物轻人”的“物化”偏颇,避免因“重物轻人”而“重古轻今”,进而影响非遗法治规范的实行。例如,开封市2015年7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列入预备立法计划,但是最终因“条件不具备”而没有颁布。
因此,应把握住大运河文化建设项目“顶层设计”的政策机遇,在《河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的基础上,尽快利用政策叠加的力量,开展调研并出台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一方面为地方性非遗文化事业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另一方面为矫正“重物轻人”工作提供立法保障。
(二)以大运河文化保护措施推进非遗文化的抢救工程
河南境内隋唐大运河历史遗存往往地处偏远,周边生态与人居环境非常脆弱,因此需要采取许多抢救性的保护措施。与此同时,对有关的非遗文化资源也需要及时发现、予以保护和“抢救式留存”。
开封曾有“二夹弦”“祥符调”等体现大运河沿岸文化的典型唱腔,但由于传承人年事已高等原因,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自2009年起,开封市就陆续对一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工作,2013年又按照省文化厅统一要求启动“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2015年启动“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2017年实施“传统技艺抢救保护工程”。而当前的数字音像技术为非遗影像的留存与保护提供了支持,例如河南巩义在2021年3月依托常香玉故居规划建成了“豫剧小镇”,以数字技术复制和传播一批稀有剧种。在抢救“河洛文化”过程中,应结合大运河文化建设中的“数字化”展示项目,推进“非遗数字化”的保护措施。一是利用成熟的二维扫描、三维建模、数字摄影与图像处理等技术,对非遗项目进行数字化保存,对传承人的生存现状、独特工艺、制作流程和代表作品等进行详细的数字化记录。二是借鉴正在兴建的黄河博物馆、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以及其他诸多数字博物馆的经验,筹划建设大运河非遗文化的数字展示厅。三是在强化非遗文化资源的记录与保护的同时,加快非遗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传播,利用数字技术助推文化创意,赋予大运河非遗文化新鲜活泼的时尚形态。
将数字化技术赋能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扩大传播范围、降低传播成本,而且能够通过进行数字化再加工和迭代升级来实现“文化创意”。关于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如河南卫视2021年陆续推出的《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系列节目,借助河洛文化的历史魅力,赋予民间非遗文化以“奇妙性”和“时尚性”的特征。
(三)以大运河“教化功能”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活动
“大运河文化”并不单纯是“景观文化”,更是“历史文化”与“审美文化”的综合体。当前全社会都在致力于建构“文化自信”,而大运河文化长期积淀所内含的“大一统”“人定胜天”“苦难兴邦”“家国情怀”等文化元素为此提供了具有“先进文化”核心元素和难得的历史反思性的活化教材。
2020年以来,河南一批高校和职业院校成立了“黄河文化”“河洛文化”“运河文化”“非遗文化”研究中心。在疫情冲击下,这批研究中心以学术研究、课外思政、学生实践等方式稳定和维系了中原文旅市场。例如2020年,华象历史文化传播研究院编写《“知郑州,识中国”研学旅行——郑州市中小学黄河、大运河文化研学旅行计划》;2021年底,洛阳宣布要打造“运河遗产研学工程”。实际上,这些研学旅游都可与“非遗进校园”活动相互衔接。
因此,以大运河文化建设为抓手,将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转换为教育资源,既能够加快非遗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与普及,又能够提升大运河文化的内蕴和张力。此外,非遗进校园还可以提升非遗传承人的专业性教育程度和社会责任意识以及社会荣辱感,从而实现“双赢”。为此,一是要利用中华职业教育社这一带有民间性、教育性和统战性的中介平台,启动地方“非遗+职业教育”项目。二是将非遗文化展示、展演经甄别、审核后送进地方职业院校,以非遗文化的现身说法,加快职业教育在技艺性师徒传承方面的教学改革和劳动教育。三是支持和引导职业院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课程,积极培养非遗文化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而形成“非遗+职业教育”的双向循环格局。
(四)以大运河文旅开发措施培育非遗文化的产业发展
2021年9月,河南省文物局和省发改委印发了《河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提出建设非遗基础保护工程和活态传承工程等任务,要以“千年运河”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
众所周知,文旅资源的开发关键在于找准市场,为此应围绕“郑汴洛黄河文化旅游带”的核心文化元素,在郑州都市圈中找准定位,以非遗文化资源为抓手,促进周边水系旅游、乡村旅游、沿黄旅游的市场培育和文化产业发展。2022年3月,《郑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总投资约964.9亿元,为大运河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可以利用“文旅+节事+创意”的方式,围绕大运河文化元素以及非遗文化资源中名人故居、农耕文化、手工技艺等要素,培育跨界合作与互补共生的水系旅游、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旅游的市场新形态。同时,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以“亲水”“田园”“农耕”等不改变“行程码”的体验式旅游模式,疏解都市圈密集人口聚集地的人们由于疫情等原因所产生的社会情绪与心理压力,提升大运河非遗文化产业的社会效应。
2021年底,郑州都市圈开始扩容。为此,一是分类施策,有选择地对能够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转化为文化产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实行生产性保护,支持传承人创作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作品,推动非遗产品功能转型和审美价值提升。二是文化引导,以“先进的黄河文化”为标准,遴选一批非遗项目进行规模化、品牌化开发,提升非遗产品的附加值和影响力,凸显中原地区“黄河文化”与“大运河文化”的双重魅力。三是资本下乡,以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开办民宿和文化公司、设立文化基金会以及捐赠、赞助等多种渠道,投资根植于广大农村的大运河非遗文化项目。四是乡风文明,将非遗文化推进机制与扶贫长效机制相结合,转换为当前的乡风文明,将大运河非遗产业开发与“旅游扶贫”相结合,将非遗产品与“一村一品”相结合,利用政策叠加增加大运河非遗项目的社会效益,使富有文化魅力的文明乡风成为促进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应正确理解非遗文化产业的内涵,尤其是要协调具有标准化、规模化、同质化倾向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与富有仪式感、敬畏感、神圣感的非遗手工技艺操作之间的矛盾,以“适度规模”的方式建立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五)以“大运河文化节”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播辐射
2021年1月22日,第三届京杭大运河(江苏)文化艺术节在苏州的震泽举办了专场活动。节庆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因而应抓住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庆时点,集中筹备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另外,可以“节庆娱乐”的方式推进地方旅游景区的宣传工作。
2021年4月,中国节庆与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在洛阳举办。中原地区传统节庆习俗氛围浓郁,而且有周期举办的庙会。在疫情之下,应采取“多点开花、分散举行、自娱自乐、网红传播”等方式开展。为此,一是围绕大运河水系景区,筹备“端午非遗展演”“非遗春季大联展”“清明文化节开幕式非遗展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庙会非遗文化展示”等系列活动。二是在节庆期间,加快推进大运河非遗文化的宣传、推介工作,借助新媒体等方式扩大传播效应。三是在节庆期间,加快非遗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尽管非遗是地方性、民间性、民族性的本土文化的结晶,但“大运河”却是一张世界名片。两者相互结合,更加说明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文化理念,彰显出文化的魅力。
因此,应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文化交流项目,在传统节庆期间,针对海外华人、华侨,开展“以非遗唤乡愁”的文化统战工作。同时,加快大运河非遗文化的对外交流,以此促进中原城市的对外开放,为促进开封等地向国际文化名城方向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
(参见《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2)》p112-1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