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深圳社会治理与发展报告(2018) | ||||
英 文 名: | ANNUAL REPORT ON SOCIAL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HENZHEN (2018) | ||||
作 者: | 谢志岿 陈少兵 熊瑛 冯健 | ||||
I S B N: | 978-7-5201-2890-2 | ||||
丛 书 名: | 深圳蓝皮书 | ||||
关 键 词: | 研究报告 社会发展 深圳 社会治理 |
201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序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奋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确保社会形势总体平稳和谐,社会治理工作亮点纷呈。统筹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工作。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持续探索,医保激励引导机制改革、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不断加大惠民生保障力度。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文体事业、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进展。据统计,对九大类民生领域投入共支出达3198亿元,其中教育、医疗支出分别增长22。8%、21。3%。119项年度民生实事完成118项。统筹推进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工作。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社会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在心理健康、矫治安帮、法律援助、纠纷调处等治理领域开展特色服务。具体指导各区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向社会治理领域重点投入,市区共培育社会治理重点领域社会组织188家,市区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共资助全年四大领域项目207个,资助金额达4550。56万元。持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推进深圳市民社会心态培育工作,继续引导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促进政府和社会、企业等多元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运用大数据创新社会治理。探索建立社会治理块数据的标准和应用体系,率先出台《社会管理要素统一地址规范》深圳标准,为每一栋建筑物(房屋)赋予了25位编码的“身份号码”,形成了社会管理的参照物;建立了涵盖市、区、街道、社区、网格、建筑物、房屋等管理层级,融合人、事、物等社会管理要素的块数据;规范了社区基础网格与工作网格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关联动机制,使各“条”部门的执法力量与基层网格信息采集员形成巡办合力,对基层发现的各类事件信息能迅速反映、精准处置。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深圳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的部署,聚焦社会治理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源头治理,不断提高深圳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努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最前列,为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本书共分六篇,总报告、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社团组织、基层探索和专题研究,反映了深圳全市及各个领域、各区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情况,专题研究对深圳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了探讨,如《深圳分级诊疗意向和满意度问卷调查报告》面向深圳市民对不同层级医疗的就医意向和满意度进行了调查,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改革的建议。《深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午休管理研究报告》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校内为主根本解决中小学生午餐午休问题的意见建议。《深圳市社会责任建设规划研究》,在深入分析深圳市社会责任建设的基础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时期甚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深圳市社会责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明确未来社会责任建设的主要任务、工作重点以及相关保障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