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贵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2016~2017) | ||||
英 文 名: |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GUIZHOU (2016-2017) | ||||
作 者: | 周航 郭丽万强 | ||||
I S B N: | 978-7-5201-1980-1 | ||||
丛 书 名: | 贵州蓝皮书 | ||||
关 键 词: | 研究报告 贵州省 社会责任 企业责任 国有企业 |
2016年,是贵州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发展战略”的关键期,贵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将“精准扶贫”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各类资源、各种要素、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集,脱贫攻坚实现良好开局。国有企业自觉践行到“两大发展战略”中,特别是全省中心任务脱贫攻坚成效明显。贵州省国有企业勇担重任,将全省中心任务脱贫攻坚自觉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继续认真履行十二个贫困县的点对点脱贫攻坚任务。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从“外部扶贫”到“内生扶贫”,从“面上扶贫”到“智力扶贫”,真正让群众的脱贫具有可持续性,以优异的成绩赢得社会和群众的认可,社会责任有序推进。大生态战略序幕逐步拉开。贵州省国有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做到“四个确保”,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事件、确保不发生重大治安事件、确保政治安全。为此,贵州省国资委成立防汛抗洪领导小组,对防汛抗洪、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访维稳等工作实施部署、落实、检查、追究责任等机制,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立足做大做强做优、突出转型升级、支撑企业长远发展,在发展中实施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
环境执法力度加大,技术创新保护环境的意识得到加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在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国务院国有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监督防止资产流失的意见》的基础上,贵州省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出台了《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贵州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星级评价实施办法》《贵州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星级评价管理办法》《贵州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等。
由于贵州省国有企业主要为能源、原材料产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市场需求、产品价格、经济效益普遍下滑,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普遍存在,用电、物流成本高且难以消化,稳增基础薄弱,亏损面扩大,监管企业经济运行整体困难。部分监管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受转型升级任务繁重、人才流失严重、支撑企业发展的战略项目缺乏、转型任务重、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健全等多方面影响,进一步削弱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整体能力,主动性和积极性受挫。《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不断深入和落实,将进一步推动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构建有利于企业科学发展的产权制度和体制机制,促进企业做优做强,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带动力,实现国有资本有序进退,企业活力、竞争力和带动力将明显增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将更加深入和全面。同时,在大生态战略实施和带动下,国有企业在处理发展与生态的关系上,将逐步趋向一种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和谐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