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籍
同系列图书
相关图书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报告(2014~2015)

书   名: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报告(2014~2015)
英 文 名: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OTC MARKET DEVELOPMENT (2014-2015)
作   者:  高峦 邓向荣 韩家清 杨寿岭
I S B N: 978-7-5097-8821-9
丛 书 名: 资本市场蓝皮书
关 键 词:  中国 研究报告 资本市场 证券交易 2014~2015

中文摘要

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方式、经济发展动力都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直接融资率偏低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改善融资结构,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场外交易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发展对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中小微企业发展,乃至“新常态”经济转型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场外交易市场虽然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地方股权交易市场达30多家,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但是,场外交易市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大,比如做市商制度如何完善,转板机制如何建立,市场如何分层,市场业务区域边界如何界定,区域市场挂牌企业股东人数能否突破200人,统一监管与分散监管如何有机结合,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因此,《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报告(2014~2015)》的主题围绕“新常态经济转型期中国场外交易市场规范与创新发展”,通过对场外交易市场的转型发展、功能创新、转板机制、信息披露、监管机制等方面专题的深入研究,为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总报告、转型发展篇、功能创新篇、监管服务篇和案例探微篇。

第一部分总报告在分析新常态经济转型期我国金融深化改革面临的宏观背景,以及国家战略、产业分化、全球化及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创新总体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场外股权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多方面完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功能发挥的外部制度环境,打破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跨区域限制,尽快明确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作为各级财政资金市场化运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等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实现创新发展。

第二部分转型发展篇主要对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困境与转型、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实践探索、场外资本市场新形态的构建,进行了深入分析。这部分报告认为,虽然近几年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面临业务模式单一、市场功能不足、缺少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困难。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需要转型发展,应当走专业化与多样化协调发展之路,在专业化方面,应当摆脱中立性平台的现有定位,积极参与市场价值发现、价值投资与转让交易,真正激活市场的价值发现和投融资功能;在多样化方面,应当在严守私募底线、加强风险防范的基础上,探索股权、债权、资产、其他财产权利与金融产品的创设、发行和挂牌转让业务。

第三部分功能创新篇包括五篇文章。融资功能是场外交易市场的重要功能。《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服务小微企业的融资功能研究》对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主要方式、突出问题、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我国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功能的政策建议。《场外交易市场动产金融业务研究》一文认为场外交易市场在动产金融业务的探索中应凸显对中小企业动产交易的专业服务能力,加强对担保动产的跟踪、控制,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通过建立场外交易动产权属的统一登记制度,完善场外交易市场的交易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进而提升场外交易市场动产金融的融资效率。《场外股权众筹融资与风险防范》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场外交易市场股权众筹融资的模式及面临的主要风险,文章认为场外交易市场利用互联网开展股权众筹业务,可以提升市场的融资功能,但是,加强风险防范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对非法集资风险的防范尤为重要。另外两篇文章分别涉及中国资本市场转板机制设计和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评价。合理的资本市场转板机制有利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场外交易市场的孵化功能。对场外交易市场功能评价的探析,为场外交易市场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四部分监管服务篇包括四篇文章。金融创新的落脚点务必是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能,而非过度的虚拟化,否则,金融将成为实体经济患“中风”的推手。在鼓励场外交易市场创新发展的同时,要做好相应的监管服务,可以讲,监管是场外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报告(2014~2015)》把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服务作为重点研究内容,设四个专题:境外场外交易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监管制度比较研究、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的国际比较及启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监管现状思考与监管框架研究。尤其是《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监管现状思考与监管框架研究》一文从监管主体、监管原则、监管方式、监管职责、监管分工、监管内容、监管措施、自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监管框架。

第五部分案例探微篇包括三篇文章。第一篇文章运用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方法建立投资者和担保公司的委托—代理模型,得出了破解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担保问题的方法:培育风险厌恶度小的担保公司,提高担保公司的努力程度,这对解决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担保问题有重要借鉴意义。第二、第三篇文章分别基于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企业案例,深入分析了场外交易市场在对挂牌企业财务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规范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提升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孵化功能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
>>

文章列表

总报告

转型发展篇

功能创新篇

监管服务篇

案例探微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