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 | ||||
英 文 名: | ANNUAL REPORT O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DEVELOPMENT REPORT (2016) | ||||
作 者: | 文魁 张贵祥 叶堂林 祝尔娟 | ||||
I S B N: | 978-7-5097-8956-8 | ||||
丛 书 名: | 京津冀蓝皮书 | ||||
关 键 词: | 区域经济发展 京津冀 协同发展 指数研究 |
指数是一种表示社会经济现象动态的相对数,运用指数可以测定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动态,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面落实区域规划的实操阶段,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可为政府有效监测区域协同发展进程、实施有效的政策调控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风向标”,显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态势与变动方向;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温度计”,度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水平变化与实现程度;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晴雨表”,揭示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关键环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观测员”,研究和记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变动特征与运行轨迹。
本书以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为主题,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及附录四部分内容组成。总报告首先分析了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的宏观背景及必要性,进而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整体监测与重点监测相结合、统计数据分析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和长期监测与结构分析和综合监测相结合等原则,构建了发展指数、协同指数、生态文明指数、人口发展指数和企业发展指数五大指标体系,并试运用这些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状况及其趋势进行测度与评价,结合测度结果及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分报告由京津冀发展指数研究、协同指数研究、生态文明指数研究、人口发展指数研究和企业发展指数研究五个专题报告组成。在分别阐明研究思路、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测算方法的基础上,试运用测度结果,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包括总体水平、发展趋势、内部结构以及得分排名等。专题报告重点对京津冀三地进行综合发展指数研究。
本书的主要建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了京津冀发展指数研究,构建了以支撑力、驱动力、创新力、凝聚力和辐射力“五个力”为基本框架、由5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对京津冀三地及河北省11个地级市发展指数的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从发展水平看,北京综合指数及分项指数均明显优于津冀;从发展趋势看,三地综合发展水平差距有缩小趋势;从分项指数看,北京各项均强,天津凝聚力突出,河北创新力增长迅猛;从指数排名看,在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中石家庄、唐山综合水平最高。
(2)进行了协同指数研究,构建了包括城乡协同发展、城际协同发展和城域协同发展三个方面在内的协同指标体系。其中,城乡协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包括城乡联动、城乡统筹、城乡融合三个方面,体现了城乡协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阶段;城际协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本质,包括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三个方面;城域协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基本着眼点是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协同性,包括交通一体、协同创新、生态共建、服务共享、联合治理五个方面。本书还重点研究了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城乡协同涉及的三个因素,即城乡差距、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城际协同涉及的三个因素,即产业链、服务链和治理链;城域协同涉及的三个因素,即资源承载力、创新驱动力、辐射影响力。
(3)进行了生态文明指数研究,构建了包括经济社会进步状况、生态状况、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环保制度及政策在内的5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的生态文明指数指标体系,对十年来的京津冀三地生态文明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初步结论:从总体水平看,北京最优、天津次之、河北起点低但上升快;从变动趋势看,京津冀三地差距趋于缩小;从结构要素看,北京生态状况最好,天津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最高,河北环保制度最好。
(4)进行了人口发展指数研究,构建了包括人口活力、人口结构、人口生命质量3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在内的人口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计算了2000年、2005年、2010年、2013年四个关键年份的京津冀人口发展指数,以便动态监测京津冀各城市21世纪以来人口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趋势,为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发展路径的选择提供参考。通过测度得出以下初步判断:从人口发展能力水平看,京津冀各城市存在三个层次。北京、天津、石家庄处于第一层次,在人口生命质量维度上的优势最为突出。邯郸、唐山、廊坊、衡水、邢台5个城市处于中游水平(第二层次)且波动较大。张家口、秦皇岛、沧州和保定处于第三层次,其人口发展能力较低。从人口发展能力变动趋势看,城市间不平衡仍在加剧,马太效应突出。尤其北京的人口发展优势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仍在拉大,洼地效应预示着人口将继续涌向北京。保定、沧州等城市人口发展能力后劲不足,但其经济实力并不弱,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经济发展能力并不等同于人口发展能力,人口发展有其自身的变动规律。从人口发展指数城市排名变动来看,天津、唐山、承德、邢台综合排名有明显上升;石家庄、保定、衡水、邯郸排名有所下降。
(5)进行了企业发展指数研究,构建了包括企业实力、企业活力和企业创新力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在内的企业发展指标体系。重点对北京17个区(包括亦庄开发区)、天津16个区县、河北11个地级市进行了分项及综合测评,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从综合得分看,北京明显优于津冀,排名前10位中北京占7位;从分项排名看,在企业实力、企业活力和企业创新力三个指标前10名中,北京均占7位;天津企业创新力呈增长态势,滨海新区“一枝独秀”,但其他区县企业实力较弱;河北的石家庄、保定企业实力较强,但其他地级市的企业实力大多居于中游。
(6)进行了京津冀三地综合发展指数研究。根据研究得出以下基本判断:在三地各自的“五个力”结构中,北京的创新力和支撑力对发展贡献最为突出,但凝聚力相对较弱;天津的凝聚力和支撑力较强且增幅较大,但辐射力有所下降;河北的支撑力指数最高,创新力提升最快,但凝聚力不足。
(7)针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综合五个指数研究及对京津冀三地综合发展指数研究,认为京津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转型任务艰巨、资源环境超载、内部差距悬殊。为此,总报告提出三点思路与对策:一是按照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二是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环境承载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区域;三是按照开放、协调、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城乡、城际、城域协同,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各专题也都结合测度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8)附录为读者提供了若干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相关的空间数据及其地图。为配合本部蓝皮书,结合相关空间数据,绘制了有关京津冀人口密度与城市规模、人均产值、地均产值与产值增速、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三次产业增速和三次产业比重增量、城市发展指数空间分布以及企业发展指数空间分布等34幅空间布局图,这些空间数据及其布局图,对长期关注和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论工作者和地方政府决策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龙信数据有限公司共建的“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推出的智库产品,发展指数研究所用的部分数据以及企业发展指数所用数据主要来自龙信数据有限公司的企业大数据。本书也是京津冀三地作者通力合作的智慧结晶,作者主要是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天津行政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本书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研究——全面推进中的战略重点研究”(项目编号:14ZDA2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北京城市功能疏解与首都圈城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JDFXC007)的阶段性成果。本书获得“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都市圈研究中心”(2015)(项目编号:PXM2015_014205_000126)、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11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资助。在此,向所有参与本书研创的作者、提供数据支持和经费支持的基地和中心以及为本书出版精心编审的编辑老师等一并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