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是在安徽大学“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课题组撰写的调研分析报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内容主要涉及2011~2012年安徽省的社会发展状况及其前景。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的专家教授、安徽省社会学学会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的相关研究人员参与了本报告的撰写。本报告参考了国家及安徽省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进行了相关的社会调查,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和第一手调研资料的基础上,从城市化、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建设等方面总结了安徽省的社会发展进程,报告指出:2011~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最初两年,安徽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主线,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了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但是,安徽省仍属于欠发达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严峻,在加快社会建设方面仍然面临着重大挑战。本报告对安徽和谐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勾勒出其现状、进展和趋势,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城市化建设方面,作为安徽省会城市,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合肥速度”树立了发展典范;在社会管理方面,宿州市“三化同步”效果明显,区域性产业迅猛发展;芜湖市“两代一委”工作机制运转良好,社会矛盾化解能力逐步提高;铜陵市社会管理推陈出新,影响全国。在社会服务、社会组织建设等方面,本报告针对安徽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工作发展、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分析。在专题研究方面,本报告对安徽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安徽劳资关系问题、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妇女权益问题、拆迁与征地后农民出路问题、小岗村发展问题以及“安徽好人”现象等,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本报告客观反映了2011~2012年安徽社会发展的轨迹,剖析了“美好安徽建设”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促进安徽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展望了2013年安徽社会形势的发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