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 | ||||
英 文 名: |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URBAN COMPETITIVENESS (No.13) | ||||
作 者: | 林祖嘉 李超 王雨飞侯庆虎倪鹏飞 刘成昆沈建法 | ||||
I S B N: | 978-7-5097-7484-7 | ||||
丛 书 名: |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 ||||
关 键 词: | 研究报告 城市 竞争力 中国\2015 |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延续了以往报告的理论框架和政策含义,重点在计算方法和指标分析上有所突破。报告将城市竞争力明确区分为产出的、当前的和短期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过程的、由投入向产出转化的宜居和宜商城市竞争力,投入的、可持续的和长期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三个组成部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即城市创造价值的能力,体现为城市创造价值的规模、速度和效率;宜居和宜商城市竞争力即城市吸引人才、企业等本体集聚的能力,进而决定了城市产业体系的层次与结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即城市的要素与环境状况,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城乡一体、对外开放六大方面,分别体现为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多元一本的文化城市、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开放便捷的信息城市。根据这样的理论框架设计指标体系,我们对中国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总体分析和分区域的详细论述。与往年不同的是在分项报告中,我们并没有延续以往从宜居、宜商以及可持续竞争力的六大分项做整体分析的惯例,而是从每个方面选取一个代表性指标重点分析,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2015年的城市竞争力报告我们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城市的排名。
现如今,中国经济在大国城市化、大国工业化、城市转型以及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历史机遇之下,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然而,在传统的四大区域发展格局下,中国出现了东部过度聚集、西部过度分散、东北持续下滑的困境。在长期的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要重新调整中国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和城市体系。报告以“巨手:托起城市中国新版图”为主题,分别从市场、产业、要素、交通一体化角度论证了东中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建议:中国经济分区应该由“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分区调整为自主发展区(东中)-政策扶持区(西部和东北)二分区。最后,我们构想了“一团五带”的中国城市体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