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籍
同系列图书
相关图书

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09)

书   名: 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09)
英 文 名: ANNUAL REPORT ON NORTHEAST CHINA (2009)
作   者:  付百臣 曹晓峰 张新颖 乐奇
I S B N: 978-7-5097-0969-6
丛 书 名: 东北蓝皮书
关 键 词:  经济发展 东北地区 地区经济

中文摘要

本报告以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社会科学院从事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软科学以及国际问题和农村问题研究的科研人员为主,并邀请了四省区有关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撰写的。

本报告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思想,客观地描述了2008年东北地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东北老工业的全面振兴,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对2009年东北地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复苏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报告指出,2008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增多的一年,也是宏观政策相机抉择、出台最为密集的一年。东北地区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着力改善地区投资环境,重视社会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经济发展方式发生积极转变,结构性矛盾逐步缓解,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总体上依然保持了实施振兴战略以来良好的态势,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报告还指出,从2008第四季度起,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实体生产经营困难,工业行业效益下滑,进出口增长率开始回落,引进外资增幅有所下降,劳动就业压力增大,城乡居民消费也有所下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这些负面影响,东北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战略决策,积极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优化投资环境,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加大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大促创业、保就业的力度,使东北地区区域经济经过短暂的低迷后,于2009年第二季度企稳回升。

报告认为,东北地区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机遇大于挑战。因为从东北地区的发展基础看,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机制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推动发展的动力增强,后发优势明显,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总体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有很大提高,具备了一定抵御风险的能力。加之,东北地区是以内向型经济为主,经济外向度不高,虚拟经济比重低,尽管在危机中受到了冲击,但其影响程度并没有超出本地区的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东北地区主要以重化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以及农业、资源、能源等基础产业,这些基础产业的产品都是国家短缺或者是必须加强的,在中央启动扩大内需的政策下,东北地区更是直接受益者。只要东北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发展思路正确,发展措施得力,认真地把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保增长、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优势,加快产品优化升级,化危机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东北地区不仅能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还完全有可能在全国率先复苏。

报告还具体分析了2009年东北地区经济运行的态势,认为2009年东北地区仍然是全国经济运行及发展较为稳定、最有潜力和保持活力的地区。近期东北地区发展的迹象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以来,东北地区国内市场需求有所上升,燃动力及原材料价格趋稳,企业订单逐渐增加,而且东北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产业、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具有战胜危机的产业基础和综合实力。从地区经济走势看,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不振,以及承上年经济下滑惯性的影响下,东北地区经济第一季度将继续呈现趋势性下滑态势,但不会伤害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面;随着第二季度企稳回升,下半年经济增长有望得到较快恢复,预计全年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将达到12%左右。与此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也将有较大发展。

<<
>>

文章列表

化“危”为“机”,加速振兴——2008~2009年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报告

综合篇

地区篇

经济篇

社会篇

专题篇

国际合作篇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