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9) | ||||
英 文 名: |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EGION OVER BOHAI RING (2009) | ||||
作 者: | 邓向荣 周立群 李宝伟 赵春梅 | ||||
I S B N: | 978-7-5097-0778-4 | ||||
丛 书 名: | 环渤海蓝皮书 | ||||
关 键 词: | 地区经济 经济发展 研究报告 2009 金融事业 渤海湾 |
2009年的《环渤海蓝皮书》的主题是金融改革与创新深化。2008年有两个大事件与中国金融发展密切相关:一是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前所未有的冲击,使中国人第一次置身于如此大的风暴下而不能独身世外。股票市场从6000多点暴跌到2000点以下,房产市场从烈火烹油到萧条肃杀,实体经济多个行业整体被重创,国家财富以及个人财富快速缩水,新中国经历着巨大的考验。二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年。面对如此特殊的情况,本书全体作者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压力以及使命感。从何种角度去诠释特殊年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何种思维洞悉今天的创新与未来的发展,是本报告的关注重点。
本书分四部分,分别是总报告、基础篇、综合篇与专题篇。
总报告为本书的统领,对金融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演进进行了综合评述。
基础篇涉及两个主题:第一,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创新不断高涨的背景下,对理论的推进与实践的探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重点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改革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与反思。其中提出,我国金融创新基本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有步骤、循序渐进式、风险控制性的探索改革。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大部分改革的重点是以恢复、重构和发展金融为主要目的,其组织体系、市场体系、业务体系以及金融监管体系仍然带有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90年代中后期重点在资本市场构建以及金融监管制度的建设上进行了探索与创新,建立了三会一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体系,以及以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为制度框架的金融体制;2000年之后改革力度加大,不仅在传统的银行经营机构与经营业务上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推进,在资本市场及相关制度建设上也实施了涉及多层面的创新活动,逐步建立了以资本市场、货币市场、金融要素市场等为主体的多元市场体系,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当经济转型进入深化阶段时,改革以来因政府主导创新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相继凸显。本部分集中对七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在风险不断累积的前提下未来中国金融创新改革必须要处理好三个问题。第二,本部分以独特的视角对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进行了剖析,认为以美元为中心的不均衡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可能长期维持,在失衡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维护本国金融稳定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本部分提出应加快推进政府干预组织机制的建设,以及提高组合干预调控政策的力度与效力。在对世界及中国金融创新理论与实践充分解读的基础上,本部分对2008年中国金融创新政策的导向及效应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由三篇报告组成,是对环渤海区域总体金融资源与金融发展战略的研究,在对区域金融总量与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合作与金融布局进行了战略考量与评估。本部分综合分析认为,随着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其内部的经济合作(主要是产业分工与产品互补)日益加深,而金融服务业之间的地域分割与限制已经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报告在对环渤海区域金融产业总量与结构透视的基础上,归纳出该区域金融产业发展的五个重要特征,并指出目前环渤海地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虽已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但在整体布局与资源高端整合方面还存在较大冲突。因缺乏政府的有效协调,利益之争的问题有加剧的趋势,从未来看经济一体化带动金融一体化将是本区域重点解决和突破的难题。本部分还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对浦东金融创新与滨海金融创新的模式、特点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第四部分为专题篇,通过八个专题研究报告,从不同层面和视角反映区域金融创新已经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金融创新重点推进的目标及战略安排。八个专题分别涉及银行业混业经营问题;金融保险业创新的探索;产业基金的组织形式;产权市场及场外交易市场(OTC);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金融创新问题;跨国金融机构在华特别是在环渤海区域的发展情况等。其中,对滨海金融创新的重要突破给予了最新而且深入的解读。
本书力求站在理论的前沿,从专业的分析视角,以尽可能新和全面的数据信息,介绍和阐述环渤海区域金融创新的思路与推进的情况,深度解读金融创新政策与实施效果,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环渤海区域的金融现状、特点、创新推进的程度及未来发展的战略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