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广州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3) | ||||
英 文 名: | DEVELOPMENT REPORT ON GUANGZHOU RURAL REVITALIZATION (2023) | ||||
作 者: | 孟源北林广志 | ||||
I S B N: | 978-7-5228-1518-3 | ||||
丛 书 名: | 广州乡村振兴蓝皮书 | ||||
关 键 词: | 研究报告 农村 广州 社会主义建设 2023 |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对推进乡村振兴做出了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并且做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的重要论断,阐明了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指出的“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深刻道理和内在逻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连续多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探索发挥“城”的优势、“镇”的功能、“村”的特点,持续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名镇名品,取得了一定成绩。广州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制,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一把手”必须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穗种强芯”攻关行动,打造岭南特色种业创新高地;做强都市现代农业,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壮大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数字农业等新业态,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产品、精品花卉、现代渔业等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水平;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塑造岭南特色乡村风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全面提升“头雁”工程质量,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2年,广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5。3亿元,同比增长3。2%;广州农业生产服务活动机械化和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性活动实现产值同比增长7。8%,其中机械服务、灌溉服务、农产品初加工服务和其他农业服务同比分别增长58。0%、52。9%、16。6%和24。8%。至2022年底,全市成立净菜、预制菜企业220家,预制菜业务成为拉动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长的又一亮点。
本报告阐释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系统回顾了广州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做法,重点总结了广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经验,分别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城中村”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此外,对加强乡村党建,尤其是带头人队伍建设、经济联社党建、书记能力提升等进行了专题关注,并介绍了乡村组织振兴的“从化实践”、红色村党建的“湴湄实践”、活化乡愁记忆的“文冲经验”、留用地开发的“增城模式”、粤剧非遗保护的“番禺模式”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花都样板”。
2023年,广州将按照“一区一策”精准施策,把白云、花都、增城、从化四个区打造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把黄埔、番禺、南沙三个区打造为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把越秀、荔湾、海珠、天河四个区打造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同时,广州还将全力强化镇街联城带村功能,集中资源力量打造一批全国千强镇,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名镇名品,持续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治理,开启广州农业现代化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