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籍
同系列图书
相关图书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2

书   名: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2
英 文 名: REPORT ON CHINA’S POPULATION AND LABOR No.22
作   者:  张车伟 蔡翼飞
I S B N: 978-7-5201-9436-5
丛 书 名: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关 键 词:  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 人口问题 劳动问题

中文摘要

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生态文明和促进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也应看到城镇化领域的一些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例如部分城市落户门槛较高、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较大、城镇节点人口变动两极分化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将新型城镇化推向深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中“人”在数量上就体现为人口,以人为核心就要将人口作为基本参照对象。本书以人的城镇化为主线,通过国际比较和历史回顾,对中国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定位,总结分析了城镇化的经验和问题,多角度预测了城镇化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总体思路和改革重点。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预测分析了城镇化的未来趋势。预测结果显示,中国将在“十四五”期间出现城镇化由高速推进向逐步放缓的“拐点”,“十四五”期间直至2035年,城镇化推进速度将不断放缓;2035年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发展阶段,城镇化率的峰值大概率会出现在75%~80%。尽管城镇化推进速度会放缓,但到2035年还将有约1。6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这些人口将会对城镇人口分布格局产生显著影响,需要谋划好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布局与供给。

二是考察了人口流动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从整体城乡人口流动看,近年来农民工永久返乡现象逐步凸显,可能会对城乡发展带来一些挑战。农民工回流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和城乡制度约束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协同改革,能够有效降低农民工回流比例,稳定城镇劳动力供给。城市中的流动人口特征也出现新的变化,“城-乡”人口流动仍占主导,但比重呈下降趋势,“城-城”人口流动比重逐步上升;“城-乡”流动人口留居意愿显著小于“城-城”流动人口。为促进城乡人口均衡流动,应逐步完善就业优先的政策体系,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通道,加快建立覆盖流动人口的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三是研究了公共服务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随着城市建设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口越来越看重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对于吸引和留住流动人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城市发展成果共享,应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常住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实际享受到的城市公共服务作为评价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标准,以“城市公共服务覆盖率”作为现有城镇化评价的关键核心指标。

四是探讨了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动和优化方向。分区域看,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梯度差异,呈现自东向西逐步降低态势;分城市规模看,城市人口扩张呈现明显的规模正相关特征,即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扩张越快,规模越小的城市扩张越缓慢。就大城市而言,虽然其人口规模扩张较快,但其辐射带动作用还有待提升,同时一些超大特大城市的“城市病”问题也比较突出,需要在都市圈和城市群范围内统一规划加以解决。

<<
>>

文章列表

总报告

趋势预测篇

人口流动篇

公共服务篇

空间格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