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籍
同系列图书
相关图书

京津冀发展报告(2021)

书   名: 京津冀发展报告(2021)
英 文 名: ANNUAL REPORT O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DEVELOPMENT (2021)
作   者: 李国梁 叶堂林
I S B N: 978-7-5201-8491-5
丛 书 名: 京津冀蓝皮书
关 键 词:  区域经济发展 京津冀 华北地区

中文摘要

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博弈活动,叠加波浪式的技术创新,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使得全球产业链重构进入加速期,而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是其基本方向,产业链拉动创新链发展,创新链提升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提高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推动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产业梯度大、科技成果区域内落地难是制约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本报告在全面梳理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上,系统总结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空间节点等方面提出融合路径与举措。本报告由2个总报告、8个分报告、3个专题报告共三部分13个报告组成。

本报告的主要建树如下。

(1)对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具体结合产业链的形成及演化规律,从城市群内产业链中关键节点的空间布局情况、产业链中关键节点行业的比较优势来源、城市群内产业链的演化特征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沧州、保定和邢台是京津冀城市群内制造业产业链核心节点较多的区域;天津、唐山、张家口、承德比较优势行业的形成与区位条件存在紧密关联;沧州的产业政策优势对其产业链中关键节点的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京津冀产业链中以技术创新获得比较优势的“强点”部门占比偏低;小部分城市的产业链完整度呈下降趋势,导致原有产业链内部间的行业距离拉长;京津冀大部分城市的产业链中关键枢纽型节点缺失,不利于末端比较优势行业的发展;京津冀城市群内节点城市发育不足;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过程中存在两部门高度分离现象。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推动北京相关领域的技术成果向周边地区的比较优势行业部门扩散;补齐产业链“主链”向“支链”延伸的关键枢纽型行业,巩固产业链演进基础;在京津冀城市群内培育打造3~5个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关键节点城市;围绕十大高精尖产业探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

(2)对京津冀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现状进行横向比较,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各城市群内产业部门和创新部门的关键节点进行识别,同时分析城市群内各城市在产业网络和创新网络中与其他城市的关联关系。研究发现:与其他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在产业部门和创新部门复杂网络中与其他城市的关联程度较低,城市间产业部门与创新部门的节点度值差距较大;从“核心-节点-边缘”的空间结构来看,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部门与创新部门形成了以北京为核心、天津为节点的发展格局,节点城市数量在城市群中的占比偏低,整体结构不均衡;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进一步培育城市群内支撑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节点城市,提升各城市在城市群产业网络系统和创新网络系统中的嵌套程度。

(3)对京津冀城市群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在对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前人研究进行总结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双螺旋模型,从京津冀人才链、产业链、综合环境(政府)、产才主体(企业)、人才培养(教育)和科研合作(创新)六个方面分析京津冀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现有基础以及面临的困境。研究发现: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环境进一步改善,三地“产才融合”发展扬帆起航,但也存在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流失问题亟待解决、产业梯度差异明显、协同发展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依然存在等制约京津冀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突出“人才链+产业链”顶层设计,发挥“链式发展+人才开发”企业主体作用,建设“北京辐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明确“合作+改革”教育发展方向。

(4)对京津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成效进行测度,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增长速度和创新动力等角度构建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高端装备制造业在产业规模、创新动力和增长速度方面均实现了较大的提升,但耦合协调度总体处于中度失调状态;高端装备制造业存续企业数占制造业存续企业数比重以及服务部门新增企业数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企业为主体,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能力;搭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产业链、创新链提供全方位服务;发挥政府作用,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示范性产业链。

(5)对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成效进行测度,围绕产业规模变化、发展活力变化、创新动力变化、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变化等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环节对制造环节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渐增强,制造环节与创新环节的融合成效整体稳步提升,但各地产业发展差距较大,创新资源呈现明显的“双核”分布格局,多数城市并不具备在本地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基础,需要借助京石两地的创新辐射力量促进本地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打造多主体参与的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信息一体化交流平台,抓紧建设一批研发环节公共设施,构建“金字塔”型创新链发展格局,多维度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6)对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成效进行测度,通过构建耦合协同度模型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耦合成效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新增企业数量及速度远高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动力充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相比,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需进一步提升创新动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度整体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处于严重失调状态。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找准各地产业发展定位,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各环节;发挥政府主导性作用和引导性作用,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

(7)对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同水平进行测度,并依据测度结果进一步分析影响京津冀耦合协同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耦合水平较高,并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但耦合协调度水平的区际差异较为明显;北京产业结构高端化特征显著,但津冀两地均存在产业结构高端化不足的问题,制约了三地产业的对接融合;大规模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量是影响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大规模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在京津冀城市群内的空间分布相对不均衡,制约了河北各城市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成效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加强区域内创新成果流通环境建设,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的内生增长动力;改善津冀两地营商环境,建立与周边大规模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对接渠道。

(8)对京津冀城市群内创新源对周边地区的创新辐射带动效应进行测度,通过构建涵盖基础研发投入、吸收转化投入和创新成果产出三个环节的空间计量模型,测度京津冀城市群内创新扩散效应,同时对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前后创新扩散效应的具体变化。研究发现:京津冀创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现象较为显著,高校的创新活力尚未被有效激活,基础研发环节对区域创新产出的促进效果相对有限,创新源的创新成果主要流向津冀以外地区,创新承接地(津冀)科技中介和知识产权保护主体发育不足;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之后,基础研发投入环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未发生显著变化,吸收转化投入环节和创新成果产出环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从需求侧出发,深入调研津冀两地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找寻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方向;从供给侧出发,找寻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在津冀两地的应用场景。

(9)对京津冀城市群内创新中介主体在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空间布局情况进行分析。在理论分析层面,重点分析不同类型科技中介在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如何发挥作用;在实证分析层面,结合京津冀各城市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京津冀各城市创新中介主体规模的发展变化趋势、创新中介主体所服务行业的类别等。研究发现:创新链后端技术推广服务业发育较好,创新链前端科技中介服务业发育相对不足;京津两地的创新中介高度集聚,周边区域的创新中介集聚度偏低;生物技术推广服务业在京津冀整体技术推广业中占据主要地位,新材料技术推广与环保技术推广占比较低。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改善科技服务产业政策环境,重视区域合作与主体联动;注重科技服务人才培养,建立优质科技服务体系。

(10)对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政策工具使用特点进行分析。在理论分析层面,将政策工具类别界定为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在实证分析层面,运用NVivo内容分析工具,将在北大法意网及北大法宝网上搜集到的涉及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相关政策的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在关于推动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相关政策文件中,激励参与、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科技和信息支撑等子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较高。同时,相关子政策工具文件的表述较为模糊,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可操作性不强。在三大政策工具中,供给型政策工具和环境型政策工具还有进一步拓展使用的空间。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调整三大政策工具的比重和优先级,进一步优化各政策工具的内部结构,提升政策工具的话语表达精细化水平。

(11)对北京在推动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过程中的具体举措及进展趋势进行研究,从产业疏解与分工、跨地区投资、高技术园区三个方面梳理北京在推动区域产业链融合方面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北京产业发展服务化、高端化、生态化态势显著;北京通过与天津、河北共建高科技园区的形式,推动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充分融合;京津冀技术交易网络结构不断优化,北京对天津、石家庄之外城市的技术辐射明显增强。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北京制造业的疏解和津冀承接缺乏有效衔接,对津冀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仍相对有限;北京企业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广东地区,对津冀投资占比仍有待提高。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进一步优化天津与河北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北京企业在推动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中的作用。

(12)对天津在推动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过程中的具体举措及进展趋势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反映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成效的指标评价体系,分析天津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综合指数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之后,天津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程度呈现不断深化的整体发展态势。具体问题表现为天津的产业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产业链创新存在明显短板以及缺乏旗舰型创新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等。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天津应着重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促进转化创新以及激发人才活力四个方面发力。

(13)对河北在推动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过程中的具体举措及进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河北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现状,结合河北工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研究,对工业创新成果能否形成产业升级新动能进行初步研判。研究发现:“十三五”期间河北科技创新投入加速了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变革带动了创新链的集聚发展,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交叉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河北结束了产业长期徘徊在中低端的局面。同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变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数量少、占比低,优势产能产出效率低、增长受限,等等。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准确把握产业创新规律和创新特征,以创新资源为协同目标,深化产业链与京津创新资源的有效融合,聚焦优势产业,提升创新效率,强力塑造并巩固产业创新优势。

本报告是京津冀三地作者通力合作的智慧成果。作者为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天津行政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本报告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京津冀发展报告(2021)——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研究”(20JCB08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区域治理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17ZDA059)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研究——基于社会资本、区域创新及创新效率的视角”(9212002)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以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首都高端智库)、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资助成果。

<<
>>

文章列表

总报告

分报告

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