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 | ||||
英 文 名: | ANNUAL REPORT ON AUTOMOTIVE INDUSTRY IN CHINA (2020) | ||||
作 者: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 | ||||
I S B N: | 978-7-5201-7662-0 | ||||
丛 书 名: | 汽车蓝皮书 | ||||
关 键 词: | 经济发展 汽车工业 低碳发展 |
“汽车蓝皮书”是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性年度报告。2008年首次出版,本书为第13册。本书是众多行业专家、企业高层顾问共同撰写的全面论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权威性著作。
当前,在极端气候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面向碳中和的低碳发展道路已成为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碳中和”指测算国家、地方、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降低和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汽车产业是全球面向碳中和发展的重要一环,一方面,以汽车为核心的道路交通领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部门,面临较高的碳减排压力;另一方面,汽车产业“降碳”“零碳”“减碳”技术发展成果丰硕,具备较高的碳减排潜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驱动汽车产业加速重构,叠加燃油经济性政策、碳排放法规、污染物排放法规等的影响,汽车产业正以碳中和为愿景在节能减排方面持续发力,相关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品结构由传统内燃机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格局,进入诸多动力技术并存的动力多元化时代。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一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低碳发展,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立足于此,本年度报告以“面向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中国汽车产业低碳发展道路”为研究主题,对汽车产业碳中和的意义、实现路径与政策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中国汽车产业面向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三步走”发展战略:2028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近零排放、2060年实现碳中和。
本年度报告包含以下主题研究内容:全球篇、国内篇、现状篇、愿景篇、借鉴篇、政策篇。全球篇系统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达成的合作共识,在此基础之上就国际合作、气候问题和绿色发展梳理了基本认识和相关评价,同时回顾了全球汽车产业低碳发展历程,指出汽车产业仍然面临低碳化转型压力。国内篇详细阐述了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并对当前复杂国际环境下中国节能减排形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剖析了交通运输部门能源利用特征与排放趋势,梳理了中国道路交通碳减排相关政策。现状篇客观论述了中国道路交通领域碳排放情况,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汽车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车辆“降碳”“零碳”“减碳”三条发展路径,并从管理政策、节能技术、车队结构、清洁燃料、电动化转型、燃料上游和轻量化角度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节能减排成效进行了全面展示。愿景篇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可接受及协同推进四个维度综合评估了碳减排目标,并以中国道路交通在国家排放中的占比估算为基础,综合考虑中国道路交通低碳政策的发展情况,提出了高、中、低三种排放情景下,中国中长期道路交通碳减排发展愿景,预计在低排放情境下,2060年将实现生命周期碳中和。借鉴篇从排放法规、财税政策、扶持项目、发展规划等方面归纳了全球主要汽车市场为推动汽车产业低碳发展而采取的相关措施及相应成效,以期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低碳化转型提供可供借鉴的发展理念与经验。政策篇明确了汽车产业未来节能减排政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原则,介绍了可在全国范围试点推广的地方政策,勾画了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优化交通系统等推动汽车产业低碳化的重点路径,并对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综上,2020年“汽车蓝皮书”全面、细致地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汽车产业的低碳发展历程,客观、深刻地总结了当前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成效,科学、深入地谋划了汽车产业中远期发展愿景,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指明了方向。本报告对汽车产业和生态环境领域的监管部门、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及相关企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