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中国民众美好生活研究报告(2020) | ||||
英 文 名: | ANNUAL REPORT ON PEOPLE’S BETTER LIFE (2020) | ||||
作 者: | 乌云特娜七十三侯友 王俊秀 | ||||
I S B N: | 978-7-5201-6172-5 | ||||
丛 书 名: | 美好生活蓝皮书 | ||||
关 键 词: | 生活质量 居民生活 美好生活 |
本书考察了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状况,分析了青年群体特征、区域城市特征和社会阶层因素的影响。研究团队编制“美好生活需要量表”,并进行全国范围民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测量。结果表明,民众对国家社会、家庭关系和个人物质三个维度的美好生活需要均较高,对于国家层面和家庭关系维度的需要更为重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月收入群体的美好生活需要存在一定差异。青年群体对国家社会和家庭关系维度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评价更高,并且18~25岁群体的评价高于26~35岁群体。随着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的提高,美好生活需要的程度越强,通过比较四大地区,不同等级(发展水平)城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美好生活状况,发现中部地区民众的美好生活体验最差;三线城市民众的美好生活体验最好,二线城市民众对美好生活的体验最差。
在评价篇部分,本书考察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美好生活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美好生活需要和美好生活体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者通过考察和对比民众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四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价,发现民众在生理维度和社会关系维度的得分最高,在环境维度的得分最低;女性仅在生理维度上显著高于男性,其他维度无显著性差异。关于美好生活需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发现美好生活需要的三个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均显著,美好生活需要和消极的情绪状态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在体验篇部分,本书探讨了家庭亲近指数、人际交往对美好生活需要和美好生活体验的影响、居民文化活动参与状况、社交软件的使用状况及其对幸福感影响等相关议题。家庭亲近指数以家庭生活空间为场景和载体,构建了居住紧密度、观念契合度、情感共鸣度、沟通紧密度、矛盾冲突度这五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将中国家庭类型分为完美和谐型、细水长流型、矛盾冲突型、价值观一致型、沟通紧密型、情感共鸣型和空间团结型。邻居交往频率和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体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美好生活体验有积极的影响;有社会支持系统的个体的美好生活需要较强烈,美好生活体验也较好。不同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存在显著年龄差异,“80后”群体参与文化活动的数量最少。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表示会使用一些社交软件记录自己的生活,其中,微信、QQ和新浪微博是使用率最高的三种社交软件,调查对象利用手机消费和使用社交软件记录生活的情况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其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