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9) | ||||
英 文 名: |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2019) | ||||
作 者: | 张贵 | ||||
I S B N: | 978-7-5201-7097-0 | ||||
丛 书 名: | 京津冀蓝皮书 | ||||
关 键 词: | 社会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雄安新区 |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和《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强调了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意义和其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突破口的重要地位。雄安将被建设成国际一流创新城市,那么,雄安创新发展战略的创新元素、创新维度有哪些?怎么能提炼出“雄安样板”,以应对其宏大的战略定位?本报告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情况,从创新生态系统、产业体系、人才资源、科技金融等方面展开研究,试图为雄安建设国际一流的创新城市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案。本报告由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部分组成,共10篇研究报告。
总报告提出雄安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驱动,而模式是构建富有“雄安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对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和治理机制进行分析,结合京津冀区域和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现状以及国内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典型案例,总报告提出创新生态系统2。0框架。由于雄安新区成立时间较短,系统构建尚不完善,为了对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过程导向”形成动态、有效的评估机制,总报告选择国内36个创新型城市进行“创新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对比分析,设立三大一级指标——成长性、活跃性和适宜性,对应编制集“发展指数”“活力指数”“适宜指数”于一体的创新生态指数评价体系,对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成长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结果反馈与运行机制和协调机制,更好地促进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孕育生成,并为创新生态系统成长指明方向。
分报告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实际,从产业、人才、金融等方面论述雄安建设的具体路径和建议。主要观点有:雄安在初建期产业生态系统的塑造上,既需要关注新区整体产业布局与京津冀产业体系的融合,也应特别重视高端高新产业和传统产业群落发展关系的协调;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很不平衡,主要呈现北京持续领先、天津与河北大幅落后的态势,建议从科技协同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绿色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创新方面建设雄安新区;雄安新区人才资源重构过程中,划分出核心层主体、辅助层主体和边缘层主体,不同层次主体的作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须在多元主体的共同推动下,提高人才配置效率;科技金融对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创新投入或政策支持以及培养人才或者人才引进对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起到更加直接的作用;雄安新区需要京津冀乃至全国的知识资本、创新资源与高新技术产业向雄安新区转移,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专题报告结合国内外经验,对雄安新区如何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城市提出对策建议。主要观点有:政府支持和金融服务对我国新区产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应借助政府力量并高度重视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抢占价值链高端环节过程中,应选择先低后高的投资策略,提高自身实力以实现对外投资利益最大化;从国内外经验来看,资金投入、人才投入、科技成果转化是雄安建设创新型国际一流城市的主要素;借鉴深圳特区创新驱动的经验,雄安新区应当构建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集聚优质创新要素,打造一流的创新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