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深圳社会发展报告(2010) | ||||
英 文 名: | ANNUAL REPORT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SHENZHEN (2010) | ||||
作 者: | 杨立勋 乐正 余智晟 马宏 乌兰察夫(常务) 祖玉琴 | ||||
I S B N: | 978-7-5097-1498-0 | ||||
丛 书 名: | 深圳蓝皮书 | ||||
关 键 词: | 研究报告 2010 社会发展 深圳市 |
本书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和深圳市民政局共同组织编撰,主要分析2009年深圳社会发展状况和2010年社会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全书由总报告、社会事业篇、社会组织篇、社区建设篇、社会工作篇、特区成立30周年纪念篇以及专题篇构成。
2009年是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深圳市一如既往地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以改善民生来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书主要从社会事业、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社区建设以及各专项调研等方面深入分析深圳市在社会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三十而立”之年,本书特推出专题纪念篇,详述深圳特区社会事业的探索历程。同时,针对社会福利事业从助残扶弱型向普惠型、从各自为政向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本书在社会工作篇重点对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居民新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中心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以公益创投推动深圳社工机构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法制化的民政建设。社会组织是深圳社会事业发展的亮点之一,深圳市曾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会组织“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和广东省社会组织“综合改革观察点”。本书从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体制改革、公益慈善组织培育和发展等方面对深圳市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全面梳理,并对这种政府推动下的公民社会成长之路进行了理论探讨。社区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单位,深圳市在社区建设道路上先后探索出“盐田模式”、“月亮湾模式”和“桃源居模式”,获得了广泛认同。本书的社区建设篇梳理了深圳社区居委会的成长之路,从理论上分析了深圳市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并通过个案研究,对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进行深入考察,探索将矛盾化解在社区内的平台和机制。为了全面反映深圳社会发展状况,本书还通过专题篇对深圳市社会和谐发展状况、妇女儿童发展状况、政府绩效考核情况、深沪发展服务经济的专业人才政策比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针对金融危机对家庭的影响、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做了专题调研。
2010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让深圳思考的三大命题:而立之年,深圳立起了什么?迎接30年,深圳要做什么?未来30年,深圳要干什么?在新的一年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进入了关键时期,又值“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之年,深圳市改革的重点也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转移。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下,深圳市应该更加重视非经济领域的改革创新,力争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实现重大突破:尽早推进区级政府大部门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争创国家教育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和特区内外一体化建设,提升社会发展支撑力和保障水平;争取在医疗、就业、公共文化、住房保障、人才引进、综合救助、社会自治、慈善事业等方面有所突破,并适度扩大户籍人口规模,改善深圳市人口结构。